行業(yè)資訊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yè)資訊減少霧霾 大力發(fā)展天然氣發(fā)布日期:2016-07-056月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fā)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世界能源藍皮書2016)發(fā)布會在京舉行。該藍皮書由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主編,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組織國內頂尖能源問題專家學者共同執(zhí)筆完成。2013年以來,世界能源藍皮書已連續(xù)四年出版。 藍皮書指出,剛剛過去的2015年,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復蘇進程緩慢。受全球需求增長乏力等因素影響,世界能源行業(yè)也呈現出跌宕起伏的發(fā)展局面。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大幅下挫,2015年國際油價繼續(xù)震蕩下行。歐佩克與俄羅斯等就限產保價展開了多輪會談,但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顯然近期不會有實質性結果。油價目前持續(xù)低迷,雖偶有小幅反彈但仍無望在短期內有大幅回升,這令各石油出口國的財政支出和國際支付能力普遍不足。同期,全球天然氣價格亦大幅下跌,美國天然氣價格幾乎呈直線式下跌,其中現貨價格跌至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油氣價格的持續(xù)低迷影響了全球經濟復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以美國頁巖氣產業(yè)為代表的技術與金融等相關領域。 世界能源藍皮書2016指出,全球液化天然氣產能穩(wěn)步提高,即將進入產能集中釋放期。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統(tǒng)計,截至2014年底,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187.1萬億立方米,當年產量3.46萬億立方米。根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估計,2015年,全球天然氣儲量和產量繼續(xù)保持增長趨勢,剩余儲量達189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約為3.67萬億立方米,增幅較大的地區(qū)是北美、中東和非洲。 全球LNG產能穩(wěn)步提高,即將進入產能集中釋放期。截至2015年底,全球LNG液化能力達到3.25億噸/年,比2014年增加5.2%。其中,2015年計劃投產的5個項目中,只有澳大利亞APLNG煤層氣、Gladstone LNG和Queensland Curtis LNG 3個項目投產,新增產能1980萬噸/年。計劃及在建項目55項,產能達5.9億噸/年,將在未來幾年達到投產條件。截至2015年底,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100個LNG接收站,共429個儲罐,儲存能力超過5020萬立方米,接收能力超過7億噸/年。另外,12個國家擁有16座浮式儲存氣化設施(FSRU)。 世界能源藍皮書2016指出,中國電力投資過剩局面或許會加劇。國家能源局統(tǒng)計顯示,2016年1~2月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84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與上年全年0.5%的增幅相比,2016年前兩個月增速明顯提高。1~2月,分產業(yè)看,第二產業(yè)用電量5900億千瓦時,同比僅增長1.5%;第三產業(yè)用電量為11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增幅仍顯著高于第一、二產業(yè),其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持續(xù)提高。同時,隨著第三產業(yè)占我國GDP比重迅速提高、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節(jié)能減排的推進,已經使中國電力消費的彈性系數明顯降低,電力消費增速顯著低于GDP增速。 藍皮書指出,在2012年以前,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總體高于經濟增速,電力消費的彈性系數大于1。2012年起,總體上看,用電量增速已顯著低于經濟增速,電力消費的彈性系數已明顯低于1。 中電聯報告還預計,2016年全國電力總體供過于求,部分地區(qū)電力供應能力過剩相對突出。其中,東北和西北區(qū)域電力供應能力過剩最為嚴重,華北、華中、華東和南方部分省份總體富余。預計全年發(fā)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僅為3700小時左右,比2015年平均利用小時數3969小時進一步下降,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4000小時左右。中電聯報告建議:當前中國應嚴格控制新電廠開工規(guī)模,優(yōu)化增量結構;堅持開放發(fā)展,推動與周邊國家的電網互聯互通和電力貿易合作,解決國內電力過剩矛盾。 世界能源藍皮書2016在研究中做出的部分結論還包括:一,中國仍然是煤炭國際貿易增長的車頭;二,煤炭關停產能有望為行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空間;三,“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對外電力投資作用明顯;四,我國配電網投建落后局面將有望得到扭轉。 |










渝公網安備50019002502073號